1. <cite id="i7brw"></cite><rt id="i7brw"></rt>

      <cite id="i7brw"></cite>

        <input id="i7brw"></input>
        <rp id="i7brw"></rp>
      1. <strong id="i7brw"></strong>
      2. <rp id="i7brw"></rp>
        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湖州:探路綠色金融生態圈

        添加時間:2019-06-06 15:22:20
        瀏覽次數: 0
        自2016年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開始,綠色金融在我國的發展已走過近三年。近期,國家推出包括支持試驗區發行綠債在內的一系列關于綠色金融的相關政策,助力綠色金融市場的持續擴大。

        在政策推動下,綠金市場逐漸成熟,不少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加大對綠色項目的資源傾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8.5萬億元左右,占全部信貸余額的9%。

        然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綠色金融仍是小眾市場,如何在更廣范圍內復制和推廣是亟待思考的問題。對此,第一財經記者實地走訪了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浙江省湖州市,以了解其在綠色金融改革創新中的實踐經驗。同時記者發現,政策落地實施仍有難題,諸如綠色資金供給不足、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依舊存在。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結合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發祥地,浙江省湖州市于2017年被納入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近兩年,湖州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在經濟綠色轉型、環境治理改善、服務鄉村振興、改善金融環境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據統計,2018年末,湖州全市銀行貸款余額為3913.57億元同比增長18.44%;其中,綠色信貸余額為829.52億元,同比增長23.31%,占全部貸款比重的21.34%。

        湖州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在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過程中,湖州堅持自上而下頂層設計和自下而上實踐探索相結合的原則,除了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外,還建立試驗區首個綠色金融專家咨詢委,另外,近期還成立了湖州南太湖綠色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為綠金創新提供學術支持。

        目前,在政府和監管層面,湖州已有的主要舉措有,政府出臺綠色金改“25條政策”,每年投入財政資金10億元;人民銀行湖州中支發放支綠型再貸款10.5億元,并將9家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綠色信貸表現納入MPA;湖州銀保監分局創新“EAST+綠色金融”智慧監管工具,對128家“中國制造2025”省級重點企業的貸款及表外融資情況開展動態監測等。“我們是多部門聯動,一起推進綠色金融改革。”上述負責人稱頗具代表性和創新性的是,湖州在基礎設施上率先搭建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綠貸通”。據介紹,該平臺借助大數據、云服務等技術,聯通市國稅局、市中級法院等10個部門的相關信息,把過去線下的銀企對接搬到了網上。企業通過“綠貸通”注冊和認證后,足不出戶就能向全市35家銀行或特定銀行發布融資申請。企業發布融資需求后,最多會有3家銀行同時與企業開展對接,企業可根據信貸利率、服務質量等因素自主選擇銀行。

        與此同時,湖州也配套增設了融資相關的準入機制。去年上半年,編制全國首個綠色融資企業和綠色融資項目認定評價地方標準,率先構建綠色認定評價IT系統,并將“畝產論英雄”納入評價指標體系,規定D類企業執行“一票否決”制,不得評為綠色融資企業。

        據統計,2018年“綠貸通”平臺累計幫助5719家企業獲得銀行授信479.14億元。

        打造綠色金融生態圈

        自湖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工作開展以來,不少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建行湖州分行明確打造“綠色精品分行”的目標,在建行總行和省行的支持下,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創建綠色專營支行“安吉支行人民路綠色專營支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建行湖州分行綠色貸款余額達47.24億元,較年初新增3.97億元。建行湖州分行副行長劉志偉向記者表示,“考慮到綠色項目的特殊性,分行對綠色貸款實行利率浮動優惠,明確新增綠色貸款上浮比例可在綜合定價系統測算的基礎上,優惠1到2個百分點。”

        貸款利率的折價在開展業務時更具競爭優勢,不過,對于銀行而言,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期限一般較長,諸如節能環保、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等項目均需要長期、低成本的資金。

        湖州南太湖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其壯向記者透露,環保產業類公司的投資回報期通常是在7年左右。據他介紹,南太湖環保公司是上市公司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子公司,主要負責湖州南潯區、吳興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太湖旅游區和市中心的垃圾處理,服務人口達120萬,日均處理垃圾規模約2100噸。

        “湖州本身是沒有垃圾填埋場的,所以產生的垃圾只能進行無害化處理,”鄭坦言,“之前公司已經有了4臺機械爐排爐,每日處理垃圾量可達1500噸,但近來隨著居民生活垃圾的不斷增加,公司需擴建,再增加一臺爐排爐,這樣日均處理量可達2250噸。因此向銀行申請了2個多億的綠色信貸,期限是7年,目前,最新一期工程已在試運行中。”

        負責該筆信貸業務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像南太湖環保這類的公司在綠色信貸領域屬于優質客戶。“企業經營十分簡單,具有一定壟斷地位,且不用考慮銷售端,營收主要來源于財政補貼和垃圾發電所獲得的電費,成本則主要是大型機械設備,除了前期投入大外,整體而言,風險較小,企業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較強,這也是許多綠色企業的特征。”

        此外,為了提高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建行湖州分行還將綠色資產、綠色支付、綠色出行、金融風險、綠色產品創新等8項26個指標納入KPI考核中的加減分項目,通過KPI考核進一步引導各機構推進落實綠色金改創新。

        從考核指標中可以看到,綠色金融的發展重心正不斷擴充,不止是綠色信貸。“以前對綠色金融的認識比較狹隘,只停留在綠色信貸方面,現在發現可以覆蓋多個方面,實際上是個生態圈。”劉志偉向第一財經記者說到。

        雖然綠色金改的腳步在不斷前進,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綠色金融資金供給仍然嚴重不足。據統計,2018年我國綠色金融資金總需求為2.1萬億元,總供給為1.3萬億元,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缺口為0.8萬億。而據《2019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研究報告》測算,2019年綠色金融總需求量將達到2.5萬億。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此前曾表示,“建立一個綠色金融體系,讓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能夠引導大量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戰略產業中,是當務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央行發布了《關于支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通知》,支持試驗區內企業注冊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擴大了綠色金融融資渠道。
        對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稱,通知放寬了對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的限制,明確其可以用于投資綠色基金有利于拓寬其資金來源,有利于綠色項目外部性的內生化。

        不過,當前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前述湖州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方面國內綠色債券和境外綠債市場存在綠色標準界定不統一、信息披露機制不一致等問題;另一方面企業發行綠債需要獲得第三方機構的認證,進而增加發行成本;再者綠債的收益率相對較低,或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強。

        事實上,上述這些挑戰不僅存在于綠債市場,也存在于綠色信貸市場。“由于缺少統一的綠色信貸統計標準,目前各家銀行的統計制度多種多樣,沒有一個權威的官方數據。”劉志偉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已從2013年末的5.2萬億元增長至8.5萬億元左右,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3.14%,占全部信貸余額的比例達9%。

        綠色金融標準的出臺可期,去年9月,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正式組建,率先啟動多個急用先行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業內人士的共識是,下一步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推進的重點構便在于構建統一而清晰的綠色金融標準。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近日在參加論壇時亦表示,作為綠色金融領域的“通用語言”,綠色金融標準既是規范綠色金融相關業務、確保綠色金融自身實現商業可持續的必要技術基礎,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發揮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的作用,加快構建國內統一、國際接軌、清晰可執行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來源:第一財經)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